阅读量:129 | 作者:超级管理员 | 发布时间:2024-12-17 19:13:50
近年来,流媒体平台的崛起为影视创作带来了无尽的可能性,但也催生了一种颇具争议的趋势:长电影式拍摄方式。从热门剧集《怪奇物语》《西部世界》,到近期的一些爆款迷你剧,这种“电影化叙事”正变得越来越普遍。《黑袍纠察队》的制片人却站出来对这种风格表达了强烈的不满,直言“太烂了!”
这一评论迅速引发了圈内外的广泛讨论:究竟是这种拍摄方式的问题,还是整个行业的创作思路出现了偏差?
什么是“长电影式拍摄方式”?
所谓“长电影式拍摄方式”,是指创作者以拍电影的视角设计一部电视剧,将整个季的叙事当作一部分段放映的超长电影。这种方式在视觉效果、叙事深度上确实更接近电影,讲求统一的风格、细腻的画面以及“缓缓铺开的故事节奏”。这种风格也因牺牲了传统电视剧的核心特点——紧凑的单集结构和鲜明的情节推进,遭到不少批评。
锐评长电影式拍摄的理由
《黑袍纠察队》制片人的核心观点在于,长电影式拍摄对“电视剧应有的节奏感”造成了巨大的破坏。电视剧与电影的区别本就在于后者是一个“浓缩的高潮”,而前者更像一连串的小爆发和伏笔,抓住观众在每集结束时按下“继续播放”的欲望。
近年来的长电影式拍摄却过于追求“缓慢叙事”,使得一整季的剧集看起来更像是被硬生生拆开的电影。例如,一些观众吐槽的“第一集完全不吸引人”“前几集只是在铺垫”就是这种问题的典型表现。
《黑袍纠察队》却选择了完全不同的方式。
与这些长电影化剧集不同,《黑袍纠察队》每一集都充满了独立看点,无论是超英对战的紧张情节,还是黑色幽默式的讽刺片段,都能在单集内完成叙事闭环。正因如此,这部剧能在观众间保持高黏性,甚至让很多人熬夜追剧,享受每集的高能时刻。
制片人之所以敢直言“长电影式拍摄是烂透了的风格”,显然是基于自己的成功经验。他指出,“流媒体的模式本应给予创作者更大的自由,但如今却反而让很多创作者陷入电影化的套路,忽略了观众对电视剧不同于电影的期待。”
长电影式拍摄为何大行其道?
尽管《黑袍纠察队》制片人对长电影式拍摄持批评态度,但我们也不得不承认,这种拍摄方式大行其道并非偶然。主要原因包括:
流媒体平台的播出机制
Netflix等平台的兴起改变了观众的观看习惯,越来越多的剧集采取一次性上线全季的方式。这种模式本质上让剧集与电影的叙事逻辑更为接近——观众可以一口气看完全季,无需每周等待,这为“整体叙事优先”的长电影式提供了生长土壤。
视觉效果的提升需求
随着技术的进步,观众对电视剧的视觉要求越来越高。为了追求更具电影质感的画面效果,制作方往往选择将制作周期和预算向电影靠拢,从而也影响了叙事结构的选择。
创作者的野心
不少导演和编剧将电视剧视为“一个更加自由的电影版图”,尝试在剧集中融入更加复杂的叙事手法和沉浸式体验。这种追求往往忽略了电视剧的本质使命:在有限的时间内吸引观众。
是毁灭还是新生?
尽管长电影式拍摄让部分剧集变得“难以下咽”,但也不能一概而论。像《切尔诺贝利》这样的剧集就充分利用了这一模式,结合精雕细琢的叙事和沉重的主题,创造了观众和评论家都满意的奇迹。这种成功的案例却极其罕见,大量模仿的作品却陷入了内容冗长、节奏拖沓的泥潭。
《黑袍纠察队》的启示
回归到《黑袍纠察队》本身,这部剧的成功正是对长电影式拍摄的一种反叛。它证明了:
单集结构的精巧设计能极大提升观众的忠诚度。
紧凑而富有张力的叙事节奏才是电视剧最能打的卖点。
超越视觉和主题,观众更需要的是娱乐性与满足感。
制片人的反思与未来展望
《黑袍纠察队》制片人的这番话,既是对行业现状的批判,也是对未来创作者的提醒。当电视剧在与电影竞争时,它的优势从来不在于超越电影的长度与深度,而在于电视剧能让观众一次次按下“下一集”。未来的创作者们需要在“迎合流媒体时代”与“保持电视剧核心魅力”之间找到平衡,而不是盲目跟风电影化叙事。
归根结底,一部优秀的剧集,不是因为它像电影才优秀,而是它从一开始就明白:它是在讲一个能打动观众心弦、并让人欲罢不能的故事。